富裕江西:从“山路十八弯”到“通衢大道”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2年10月09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开车行驶在靖安G353高湖至罗湾段公路上,青山绿水交替映入眼帘,“人在景中行”的感受油然而生。一条新改建的公路,打通了“山隔”,消除了“水阻”,让山那一头的村民们出行不再难,让更多的农副产品走出深山。宜春市靖安县官庄镇塘埠村村民王萍深有感触,十年前这里四面环山出行不便,如今家门口新修了一条条道路,成为发展路,致富路,让大山深处的茶叶、竹笋“走向”千家万户。

  多年前骑摩托车入村屡屡打滑

  宜春市靖安县官庄镇塘埠村,地处赣西北,四面环山,风景秀丽。从靖安县城驱车前往塘埠村,四十分钟左右就到了。

  在村口,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伙人王萍笑盈盈地迎接着客商。“现在的小轿车可以直接开进村里,这是多年前想都不敢想的!”望着脚下平坦的水泥路,王萍的记忆回到了多年之前。

  王萍回忆说,2013年,她从湖北嫁到靖安,当时村里只有一条修到村口的水泥路,进了村里都是黄泥巴路。“路不好走,村里的其他基础设施也不好,还有土坯房。”王萍说,村里四面环山,有不少纯天然的土特产,但是苦于路没通,也走不出大山。

  “我记得第一次跟着爱人来到村里,乘坐的是县里到村里唯一的一趟中巴车,从县城到村里坐了一个半小时的车,一路上沿着大山转了又转。”王萍回忆说,当年村里只有一趟固定的班线车,每天早上七点从塘埠村开出,抵达靖安县城后,下午两点半又从县城返回,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能回到村里。“我们的班车途经了大量的乡镇,走走停停,绕了一大圈才回到村里。”王萍回忆起9年前的入村班车,有些感慨。

  “2013年,我和爱人选择去深圳工作。当时刚生完孩子,我们出外打工的时候,孩子只能放在老家给公婆带,但是心里也总是牵挂,然而现实就是,回家一趟实在挺不容易的!”王萍说,当时车子也只能开到村口,然后她和丈夫开着一辆摩托车进村,由于路上黄泥巴多,摩托车总是打滑,摔了一跤,满身都是泥土。

  不过,好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里的泥巴路改成了水泥路。“下雨天脚上不用沾着泥巴,骑摩托车也不会打滑了!”王萍说,2016年,考虑到孩子一天天长大,村里建设越来越好,在村里的邀请下,王萍终于下定决心返乡发展。

  通衢大道建通土特产走出了深山

  公路的升级改造,路网的完善通道,对于乡村产业发展非常重要。

  在塘埠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土特产——茶叶、竹笋、点茶(客家点心)在一条穿山越水的公路修通之后,在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2021年6月,靖安G353高湖至罗湾段公路改建项目建成通车,打通了九岭山脉“山隔”,消除了罗湾水库的“水阻”。至此,王萍家到县城的车程缩短到40分钟,交通便利了,农产品再也不愁销路,不少经销商纷纷上门订购,全家人收入当年就实现了翻番。

  “这条路的建设并不容易,从2018年开建,历经三年建成通车,我们攻克了两个难点工程——全省最长的国省道公路隧道——铁门堑隧道和全省公路建设史上水深最深的深水大桥——塘埠大桥。”宜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靖安公路分中心党群负责人熊攸靖称,建设历程不易,但是方便了沿线居民出行,意义很大。

  “以前我们家附近的罗湾水库,阻断了路途,现在好了,架设了公路大桥,拉直了出行距离!”王萍说,这条新建的公路沿线风景如画,行驶其中感觉很惬意。

  在王萍家的院子里,公公将前两天上山采回来的竹笋晒成了笋干,一股清新的香味扑鼻而来。王萍一边拨弄着笋干,一边说着:“以前我们家上山采笋干,就是自己吃一点,然后给亲戚寄一点,土特产要绕着山路走出去,实在很难,成本也高!”

  如今,村里开设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王萍也成为了合伙人之一。合作社将村里之前租出去的306.9亩茶园全部收回,茶叶实现了自产自销,也成为了塘埠村村集体产业的一张名片。除了茶叶,目前村里的竹笋、大米、客家茶点都已经渐渐走出深山。

  旧燕归巢,村里发展起来了,村里人也回来了,将村里建设更美,让村里发展更富,让日子更加幸福美好。王萍欣喜地说:“下一步,我们村里还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民宿经济等!”

  记者手记:万里大道耀赣鄱

  王萍生活的变化,是近年来宜春公路乃至全省公路“扩路网、升等级”,促进沿线群众出行方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江西的青山绿水间,高品质的1.86万公里普通国省道, 18.6万公里农村公路蜿蜒伸展。2018年上半年,我省实现了25户以上自然村100%通达水泥路、较原计划提前两年半;2019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组组通”,为乡村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公路支撑。2018年以来,全省已建成产业路、资源路等“五路”项目近10000 公里,有效带动了“四好农村路”+特色产业、现代农业等新业态发展。密如蛛网的公路上车流如织,把经济活力注入城乡的每一个角落,靓丽的公路风景线正在成为生产力、竞争力。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范俊杰

  值班编委: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