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赓续,共话红色经典——南昌置地中心红色文化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2年08月29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阳摄影报道:8月28日下午,由江南都市报、华润置地(南昌)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万象赓续,共话红色经典——南昌置地中心红色文化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江西籍音乐人,国家一级词曲作家吴颂今、江西籍歌唱家黄训国、江西作家卜谷、江西霹雳舞运动员王瑞苗以及南昌交响乐团副团长、江西青年演唱家李琼瑶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以论坛的形式,与大家重温红色文化,铭记那段不可磨灭的红色历史。

  卜谷:源自生命的记忆和对土地的热爱走上革命文学创作

  “我出生在赣南原中央苏区,一直从事革命文学创作主要有两个原因。”卜谷坦言,首先是一种来自生命的记忆。家里共有7人参加红军,其中4人参加过长征。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其在创作生涯中,不乏红军故事。其次是土地记忆,宁都有座翠微峰,当看到大山时他就会想到很多故事。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少共国际师》,写的是红军队伍里的一群娃娃兵,平均年龄不到18岁,小的只有14岁——真正意义上的‘小人物’。经过短暂而酷烈的血战,‘少共国际师’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中,但作为红军战史的特殊篇章,是不应该湮灭的。”卜谷作为当年“少共国际师”战士的后代,怀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沿着赣闽边界宁都、广昌、黎川、泰宁、邵武、建宁、永安、宁化、石城、上犹、兴国的路线,瞻仰红色旧址,探访红色遗迹,寻访红军后人,实地感受80多年前少共国际师非凡的战斗历程和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最终书写出“少共国际师”的悲壮战史。

  在卜谷4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曾采访1000余名红军战士,4次在赣南地区重走了红军长征路。“我在创作当中会遇到一种敏感的困惑和哭泣,在这种时候我就去采访老人,往往一个老红军用一生的革命的经验,几十次负伤的伤疤讲述了自身的故事。”卜谷回忆道,每次采访结束后,他都受益匪浅。活动现场,卜谷还带来了一面旗帜展示,上面有着100多名百岁老红军的签名,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位老红军的故事。

  吴颂今:弘扬苏区文化义不容辞

  同样生活在红土地的吴颂今因为兴趣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1973年,27岁的吴颂今创作了《井冈山下种南瓜》。歌曲经《战地新歌》发表后迅速风靡全国,成为了他的成名作。歌曲创作至今,被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所传唱。

  谈及红色音乐创作,吴颂今依然记得高中毕业那年,为了报考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和音乐理论系,他提交的论文题目就是以江西苏区的红色歌曲为主题。为了完成论文,吴颂今学习搜集了很多红色歌曲的历史资料,走访了多名专家。“我从事文艺宣传队工作的时候,曾去过井冈山,遂川、临港、茅坪、茨坪采风,还到了中央苏区的瑞金、宁都、兴国等地。”吴颂今表示,在此期间,他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收获颇丰。

  “江西红色歌曲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很多原作者如今很多已难以查证。”吴颂今表示,80年代,他曾专门做过研究,将红色歌曲梳理成三个类别,分别是工农红军歌曲、革命历史民歌、苏区的儿童歌曲,每一种类型的红歌背后,都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作为一个江西的音乐工作者,弘扬江西的苏区文化,在此基础上再发扬光大、创新,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吴颂今感慨道,他从事音乐创作已有50多年了,一直乐此不疲。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展示更多的红色歌曲和革命民歌,让年轻人也能感受到红色歌曲中的那份正能量。

  李琼瑶:建立反哺产业加大对红色创作的支持

  年轻人为什么要反复地咏唱红歌?“它的旋律里天然地留存着历史的印记,它浓郁的感情基调和深刻的民族精神内涵,为我们继续前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李琼瑶表示,红歌中既有号子、田歌、小调、多声部民歌,也有儿歌、牧歌、渔歌、船歌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红歌可以在创作手法、编曲制作、演唱方法上进行大胆创新,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的作品。

  “要唱好一首歌,首先要用心去理解作品的内涵,要明白歌词在讲什么,歌曲的创作背景、作品立意是什么;其次要用情去演绎作品,深刻体会作品中的喜怒哀乐,用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最后要用力去传唱传播,持续用红色文艺作品去感染更多人。”李琼瑶表示,近些年,江西文演集团推出了歌剧《山茶花开》等红色舞台演出。

  “在艺术创作上面,我们建立了建立产业反哺机制,设立舞台艺术专项资金和江西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构筑舞台艺术多渠道资助体系。”李琼瑶表示,集团每年预算安排舞台艺术方面不少于5000万元,近年来累计反哺资金达到1.5亿元,有力地支撑了红色题材的文艺创作生产。在人才引进方面,集团深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艺衔制、演职员职位评价体系,通过外引内联、以老带新,以作品为课堂,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文艺创作和表演人才,夯实了红色题材创作生产基础。

  王瑞苗:用街舞演绎传统文化

  艺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作为论坛中最年轻的嘉宾,17岁的王瑞苗不仅是2019年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霹雳舞乙组冠军,还参演了今年的“青春永向党·舞动新时代”江西省优秀原创街舞作品展,这台演出创新地用街舞的形式演绎了从1921年建党到2022年抗疫,把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江西文化和街舞艺术相结合,赢得了广泛关注。

  据王瑞苗介绍,街舞让他感受到了自信,从小性格内向的他在一场场比赛中,经过了害怕、紧张等情绪,如今慢慢变得从容起来,整个人也更加活跃。活动现场,王瑞苗还用精彩的街舞,来诠释自己的心情,在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背后,让无数网友见证了一颗运动新星冉冉升起。

  黄训国:用红歌传承红色文化

  “从小我就听着红歌长大,这种拼搏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向前发展。”黄训国回忆,2007年的《中国红歌会》则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为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艺术道路。他一路唱着红歌到北京,唱到国家最高舞台,红歌文化对其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感谢江西这片红土地,孕育出了这么多红色经典歌曲。”黄训国认为,作为一个红色文化传承者、红土地的儿子,他感到非常骄傲,他也一直致力于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唱响红歌。 如今的他不仅是中国音乐"金钟奖"和"文华奖"全国声乐大赛民族组双金奖获得者,还成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在我的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上,会通过红歌的方式影响更多的年轻朋友,将这种最有力量的精神传承下去。”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朱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