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帮扶促振兴 信丰、吉水谱写发展新篇章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2年06月28日 | 制作: 江南小编2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阳摄影报道:十年前,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吹响了国家部委机关对口支援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号角,在国防科工局、国家能源局的对口支援下,信丰县、吉水县迎来蝶变,几年来,国家部委机关在支持产业发展、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等方面倾情帮扶,一个个援建项目落地开花,一件件民生帮扶情暖民心,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十年倾心,“电”力十足,为振兴发展“蓄好能”

信丰,一座千年古邑。这里是世界橙乡、北江源头、融湾标兵、人信物丰。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的倾情帮扶下,这个千年古县处处生机,城美景优、乡村如画,焕发出新活力,新时代80万橙乡人民携手奋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
长期以来,信丰乃至整个江西南部地区缺少大型电源点,能源供应不足曾是信丰工业发展的最大掣肘。近年来,信丰将主攻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近10%,工业用电量年均增长近20%,信丰电网电力缺口不断增大。为了持续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建设大型电源点需求迫切。
在国家能源局鼎力支持和倾心帮扶下,信丰电厂(一期)项目从2020年4月开工建设,到2022年3月24日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运,6月22日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创造江西新建项目的工期新纪录,成为江西火电标杆工程。两台机组全部投运每年可发电60亿度,彻底扭转赣南缺电局面。
该项目一期工程投资约50亿元,建设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配套建设燃煤铁路专用线,采用了当今电力行业最前沿的“高、精、尖”技术,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废气排放物均低于超低排放要求,远优于美欧日火电厂标准,是一项规模大、技术新、节能环保、配套产业引领辐射强的清洁煤电示范工程。
不仅如此,国家能源局还帮助信丰率先建成全国一百个、赣州市唯一的全国“小康用电示范县”。
目前信丰已形成南北两座22万变电站为支撑,8座11万变电站全局布点,13座35千伏变电站向东西部偏远山区延伸的坚强网架,电力供应局面实现了由“供应紧张”向“适度超前”的根本性转变。建成并网光伏扶贫项目48个,实现村均增收16万元,带动了4113户困难群众直接受益。
吉水县:人才技术支援深入开展
10年来,国防科工局高位引领、真抓实干,先后派出5任挂职干部对口支援吉水。
吉水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占地3000亩,该基地就是吉水县抢抓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机遇,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的重要成果,已纳入全省苏区振兴50个重大调度项目、列为全省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之一。此外,吉水县积极打造吉水军民融合综合服务平台,聚焦军工行业、军转民、民参军三大领域,不断深化与国家有关部委、军工央企和科研院所的对接,结合“三请三回”“央企入赣”等系列活动,科学有序组织好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密切对接工作,精准对接服务项目机制,多措并举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务实开展,国防科工局先后选派发展计划司优秀干部到吉水县挂职,他们在项目对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民生帮扶等方面想办法出实招,既当军工单位的“特派员”,又当吉水振兴发展的“指战员”,还当推介吉水的“宣传员”,倾情为吉水发展、苏区振兴贡献力量智慧。组织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中国航空学会专家教授先后到吉水县开展科普讲座,举行航模表演,帮助干部职工或中小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并协调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兵器装备集团、电子科技集团分别接收吉水县干部参加集团公司举办的培训班,提升干部能力水平。此外,协调天宫二号搭载了吉水农作物种子,进行航天育种试验,助力农业现代化。
目前纳入省市调度的军民融合重点企业和关联企业共23家,2021年全年总产值73.6亿元,增长31.5%。全县正式获批的省级军民融合企业11家,军民融合企业数量、体量、质量均位列全省全市第一方阵。在军民融合产业的带动下,全县“1+4”主导产业持续发力,成功引进景旺电子、旭昇电子、中电新材料、中电科微波电子、星之光科技等一批有带动力、支撑力的产业项目。
值班编辑:严佳成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陈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