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生态环境局: 多举措优化营商生态环境
来源: 吉安新闻网 | 日期: 2022年04月22日 | 制作: 江南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17个行业45个类别的建设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31个行业51个类别的建设项目实行环评豁免管理……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聚焦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三服务”目标定位,简化环评程序,优化执法服务,优化营商生态环境,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发展。该局聚焦聚力“双碳”目标,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创新提升。积极服务“1+4”主导产业,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做到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助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优化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确认,对已有排放总量指标、不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技改或扩建项目,取消污染物排放总量确认手续;其他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根据环评审批权限核算确认,实行一次受理、压缩时限、及时办理,让企业只“跑一次”。
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今年实施简化环评审批程序以来,该局共对农副食品加工业等17个行业45个类别的建设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对纳入排污许可登记管理类、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农产品基地项目等31个行业51个类别的建设项目,实行环评豁免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推动环评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实现“一网通办”“一次不跑”;统筹使用园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一个园区、一套数据、一体共享,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建立宽严相济执法体系。该局制定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实施细则,对正面清单内的企业减少监管频次,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监督执法差异化、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探索利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和巡查,对企业正常生产做到“无事不扰”。建立企业免罚清单制度,对主动报告、妥善处置、未造成污染后果的,依法减轻或免除处罚。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审慎采取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措施,引导企业自觉守法。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及时通过网站、公示栏、服务窗口等平台,主动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相关信息,进一步推进“阳光执法”。
文/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范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