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城里 | 追风暴的少年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2年04月08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2021年,他跨越全国11个省份,追逐风暴行程超2万公里,拍摄48107张图片和近百个风暴延时影像……近日,南昌“00后”小伙刘屹靖,靠着“硬核”拍照技术和科普气象知识,登上热搜。

  刘屹靖在北京大学作气象学术报告。

  目前,他是国内第一个职业风暴摄影师。在刘屹靖的镜头里,记录过风暴,记录过闪电,还有不同形状的云……在观看他的视频时,你可以了解有关气象背后形成的原理。有人感慨:“终于看到国内有人追风暴了。”那些壮观震撼的风暴景色,背后可能经历无数艰辛磨难,被摄影圈称为“追风者”。出生于南昌的刘屹靖坦言,追风是他一直热爱并且还将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跟着风暴跑

  “在中国做一名职业风暴摄影师是一种什么体验?2021年,我跨越11个省份,成功追逐并拍摄了上百团强风暴。在这一年里,中国发生了众多极端的天气事件,我也因此记录下了很多暴雨、雷电、超级单体风暴,甚至是龙卷风的影像。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冒着危险去拍摄这种令人恐惧且具有破坏力的事物?”

  在刘屹靖的微博里,置顶的是一条长达29分钟的视频,视频记录了他2021年追风暴的过程。极端的天气、令人胆战心惊的拍摄现场,与极具震撼的天气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这个追逐风暴的少年身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背后的答案。

  2021年5月14日,这一天江西出现了多个超级单体雷暴。刘屹靖在南昌郊区拍下了风暴的入流尾结构,它不断将水汽输入风暴,从而变得越来越强大,整个龙卷风从形成到消失仅有短暂的30秒,这一幕被收入在刘屹靖的镜头当中。这个视频也成为南昌当年唯一的龙卷风影像:它在南昌一个没人的山头,快速地“吸”了一口,随后扬长而去。

  而这个短暂的龙卷风仅是刘屹靖追风暴的一个缩影。刘屹靖告诉记者,追风暴需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地势平坦;二是水汽少,空气通透;三是道路交通便利。满足这些条件的城市绝大多数都在北方,“我有100多幅比较满意的风暴照片,绝大多数都在北方拍摄,只有三四幅作品是在南方拍摄。”我国并不是龙卷风的多发地,根据中国气象局2019年数据显示,据过去24年的统计,我国共有43场龙卷风。2021年中国极端天气多发,刘屹靖发现,这一年的龙卷风数量几乎创下新世纪以来的最高值,其间,刘屹靖记录下众多风暴的影像。

  时间拉回至2020年8月1日,刘屹靖前往呼伦贝尔,当大草原上的弧状云像堵墙一样向他压来时,他感觉恐惧与压力都消失了,反而重新找到了一种生命激情,犹如小时候看到风暴就会手舞足蹈一样,彼时的他心潮澎湃。

  拍摄中的刘屹靖

  风暴的魅力

  追风暴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刘屹靖给出的回答是:“不确定性。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拍摄到什么样的风暴、它会是什么状态,可能会有多少概率拍到它,你基本上都是在和不确定性共存。”

  在追逐风暴的背后,需要具备极强的气象背景知识。不同云层代表了不同的天气征兆,一些看起来像带着草莓色棉花糖一样的云朵,同样也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乳状积云”,往往出现在风暴前后。

  2020年8月9日的乌兰察布,刘屹靖拍到了十几个高质量风暴。当天,太阳已经落下,天还没黑,正当他准备收拾器材回呼和浩特时,突然,深蓝色的天空中出现了一团正在发育中的粉紫色雷暴单体,并迅速发展成浓密的鬃状积雨云在天空炸开,闪电像瓷器的纹路一般闪现在成片的乳状云中。刘屹靖见状兴奋极了,赶紧按下快门定格了这难得的场面。

  在刘屹靖制作的很多视频末尾,他都会备注“请勿轻易模仿片中行为”。因为风暴摄影师需要大量的天气知识作支撑,如果普通人盲目模仿,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危险。在刘屹靖看来,想要成为一个职业的追风暴摄影师,摄影只占非常小的部分。因为他曾每天花大量时间学习气象理论知识,在长年累月的积累中了解风暴形成的本质。

  一次在追风暴的过程中,刘屹靖目睹了风暴带来的巨大破坏力,风暴所及之处遍地狼藉,有当地牧民听说刘屹靖在拍风暴,当时就变了脸色。该牧民带着哭腔说:“你们这些摄影师要过来多拍一下我们!你知道今天下午的风暴有多严重吗?种了一年的庄稼原本都可以收了,结果全被冰雹打坏了!还有我的三轮车,挡风玻璃都被打烂了。”

  刘屹靖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他不知道如何回答。回到南昌,整整两个月,这件事都像刺一样扎在刘屹靖心里。“我只想单纯地去拍风暴,但从没想过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时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却是巨大的灾害。”刘屹靖说,“我感觉自己将创作的快乐建立在了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很愧疚。”

  因此,他决定做点什么,一来寻求自己良心上的安宁,二来帮助更多人了解气象知识,从而避免可能的自然灾害。2020年12月19日,刘屹靖第一次在抖音视频中标注出了“弧状积雨云”;2021年8月10日,他第一次出镜,用口播的形式解读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气象报告。他说:“这一年的收获是正常情况下10年的努力都未必能换来的结果。但是,我在拍摄上收获越大,便越反映出极端天气的严重危害。无论如何,我们未来都将面临一个极端天气频发的局势,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已是刻不容缓,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家园,衷心希望大家能够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刘屹靖终于找到了科普这条路。“山西暴雨为何这么强”“拉尼娜到底是什么”“龙卷风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防御”……此后,刘屹靖结合新闻,多次为网友分析其成因与结果,这种科普性质的内容受到众多网友的喜爱。

  风暴天气。(摄于乌兰察布)

  冰雹风暴系统外围云砧下的“乳状云”。(摄于河北)

  超级单体雷暴。(摄于黑龙江齐齐哈尔)

  儿时就爱闪电和暴雨

  随着风暴视频的走红,越来越多人认识了这个拍风暴的少年,2022年1月,刘屹靖拍摄的风暴镜头登上了央视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

  刘屹靖记得,小时候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写完作业打开电视看央视纪录片频道的节目。一晃10多年过去,没想到有一天能在自己最喜爱的频道上看到自己拍摄的镜头。

  与气象的结缘,可以追溯到刘屹靖很小的时候。两岁半时,从事绿色农业工作的母亲给他买了很多科普图画书,他唯独对讲气象的那本书爱不释手,经常还让母亲陪他读。

  也就从那时开始,看《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也成了刘屹靖每天的必修课。那个时候,他虽然对极端天气还没有概念,但有时看到电视里“雨夹雪”的图标,他会乐呵呵地笑。每次遇到打雷天气,他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冲到窗边,并花很长一段时间去观看闪电和暴雨。

  上中学后,这种痴迷逐渐变成了对气象知识的探索。他加入了不少气象学爱好者的QQ群,看了《天气学原理》《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等专业书籍,阅读了众多气象学论文。也因此结识了不少当地气象局的专业人士,有时,他还会受邀参加一些研讨会。

  2014年,微信公众号平台刚刚兴起,刘屹靖就开始做自己的账号,刚开始时,只是对天气的一种记录,后来更多地延伸到了对气象知识的分析。

  那时的刘屹靖一心要做一名气象预报员,但事与愿违,就在高考冲刺前,他患上严重的慢性肠炎。因身体不适无法正常上课,而大气科学专业录取分数又普遍偏高,刘屹靖陷入了迷茫:“我知道这条路断了,所以非常自卑、颓废。情绪不好又反过来影响身体,最后陷入了恶性循环。”但即便在最低谷时,他也没有放弃对气象的热爱。他不断更新自己运营气象的公众号,记录不同的特殊天气。

  2018年3月15日,刘屹靖在家研究一台2012年的老式单反相机时,窗外大概3公里的地方突然出现了多单体雷暴。视野开阔、没有雨水阻挡,他一通乱按,居然拍到了多幅“闪电挂空”的作品。这个意外收获的闪电,点燃了他对摄影的热爱。

  2019年,刘屹靖还只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凭借一直以来对气象知识的积累,当时的刘屹靖便想尝试拍摄风暴,然而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他的这个计划。回到赣州老家居家隔离时,刘屹靖也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不能出门的日子,他用无人机记录了疫情下的家乡。那段时间,也引发了他的思考:摄影要做什么?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后来他想通了,摄影的不可取代性就是要传递价值,而他内心想做的就是拍摄风暴。

  此后,刘屹靖把摄影的方向对准了气象,将细分领域垂直在风暴。在南昌,每到四五月份雷雨天气最多。刘屹靖最喜欢在天台上记录雷暴天气,疾风、闪电、暴雨,猛烈的天气在刘屹靖的镜头下,有了更真实的样子。2021年5月10日,刘屹靖在天台顶上拍下了多张震撼大片,“弓形回波”过境市中心,多团下击暴流席卷,四五条闪电同时出现,人类文明和自然,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感,也让他想起了一句话——“人类文明,灯火阑珊,却不敌这自然之力的万分之一”。

  2021年5月10日摄于南昌的强烈“弓形回波”,多团下击暴流席卷

  追风暴的脚步不会停下

  成为职业风暴摄影师后,刘屹靖大多数时间都在追风的路上,即使风停雨歇后,他也并没有停下脚步。去年9月,刘屹靖在北京大学作了气象学术报告。他成为中国天气、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的合作摄影师,也有学术机构提出了项目合作。同时,刘屹靖也开始走进高校作气象学术报告,把拍摄风暴的经历分享给更多人。他的作品还将登上2022年5月SCI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专刊封面。

  在社交平台上,刘屹靖在介绍中写道:中国首位职业风暴摄影师,曾在北大等多所高校作气象学术报告,中国天气合作摄影师,央视记录频道特约摄影师。“00后”意味着什么?相比很多还处于迷茫期的同龄人,刘屹靖却已经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刘屹靖告诉记者:“正如喜欢追风暴的不确定性,我不喜欢一成不变,年轻人在选择自己的道路之前,也需要经历各种尝试,但当你认准一条道路时,就要坚定走下去。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你可以去试错多踩坑,也许要承担失败的成本。”

  受疫情影响,距离上一次追风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宅在家里的时间,刘屹靖会重新拿起往期的视频进行剪辑,或者专研气象相关资料,等疫情过后,刘屹靖又将踏上新的追风之旅。

  刘屹靖相信,以后风暴摄影一定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只不过眼下,他不想对未来做太多预设。追风暴的经历早已赋予了他远超其年龄的平常心,“既然有追1000公里最后什么都没拍到的情况,那就一定会有超预期的时候,重要的是你得一直在路上,做好你现在能做的一切,走好脚下能看到的路。”

  文/赵琼

  图/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周章云

  审核:金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