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俱来热爱 真性真情表达 探秘书画家傅涛自学成才的艺术之路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2年10月09日     |    制作:  严佳成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他从来没有拜师学艺,全凭对中国书画的一腔热爱,几十年潜心临摹古人经典之作,练就出老辣浑厚的笔墨、苍莽古朴的画风、古雅飘逸的韵味;他也没有学习过素描等现代绘画技巧,依靠书法里的线条与笔墨功力,追求中国文人画达意畅神的意境。江西新余书画家傅涛,一直以来把写字画画当做陶冶情操的兴趣爱好,没有刻意追名逐利,自然而然间频频获奖和拥有诸多荣誉,且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人开始收藏他的作品。天津山水画家柳河因为网络与他的作品有了“一面之缘”,专门为他撰文,称他是“写”出来的山水情怀。

《老梅》34x68cm。

  选择落户新余,因为崇拜大艺术家傅抱石

  傅涛从小就喜欢写字画画,他说这种喜爱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生活在江西的小镇上,“那个时候没有可学习的字帖,就挨家挨户去看人家门口贴的春联,都是当地一些文人写的字。”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98x180cm。

  后来,高中还没毕业,16岁的傅涛就被特招入伍,原因也是当时部队需要有特殊爱好的人才,而喜爱写字画画的他被大力举荐。20世纪80年代开始,入伍之后的傅涛参加省内的各种展览,并频繁获奖。他说那个时候的展览很少,因此举办的每一次活动都特别隆重。

  如一次在上饶举办的展览,有江浙一带名画家共同参与,傅涛凭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书法作品,获得了优秀奖(最高奖)。1984年在部队举办的书画成果展中,同样拿下江西省的书法一等奖,国画二等奖。

向秀之《思旧赋并序》21x44cm。

  1987年傅涛离开部队,可以在南昌、新余、丰城等多个地方选择去留,“我选择去了新余,就是因为新余是傅抱石的家乡,希望能在这块土地上,获得一些中国传统书画的营养”。于是他被分配到当时有着十几万人的新余钢铁厂,恰巧那年新钢成立文联和书法协会,厂里举办了海选活动,“我也送作品参加,通过海选被选为新钢书法协会主席。”之后,新钢书画“艺术角”的活动搞得盛大而隆重,连央视也进行了报道。

《不关风雨鹤归来》21x44cm。

  当了新钢书法协会主席的傅涛,积极组织协会会员投稿,自己也以身作则,参加了江西省工人艺术展,获得唯一的一等奖,当时江西日报头版刊登了此次展览的获奖消息。此后,他的书法作品还入选首届中国书坛新人展、全国首届草书作品展、全国第三届书法兰亭奖、全国第三届书法扇面展等。

  全凭自学成才,三十多年前就受藏家追捧

  自学成才的傅涛凭借自身努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江西的书法界已颇有名气,他没有去拜名师或是学习深造。他坦言这跟性格有关,对于名利不愿去刻意追求,“很多事情我都是默默去做,至于结果则顺其自然”。

《曲江泛舟》21x44cm。

  还是20世纪80年代,他的书法作品经常被刊登在《解放日报》等一些全国性的报刊上,让很多艺术爱好者认识了他。“报纸上面同时会配有个人介绍,所以很多读者写信过来,只要地址写‘江西新余’,基本上我都可以收到。”最多的时候,傅涛一年可以收到五六百封全国各地的来信,大部分读者通过书信与他交流书画艺术,其中也有人拿当时很热门的邮票来与他交换作品。

《古松》34x68cm。

  新余本土有位七八十岁的老书法家,也来找傅涛想收藏他的一幅字,“老先生是为儿子收藏的,他当时拿着一个信封,里面装了很多组的纪念邮票来跟我换。”到了20世纪90年代,内地书画艺术逐渐市场化,开始有收藏者购买心仪的作品。傅涛记得,有位日本的老教授带了一位中国学生,临毕业,学生想送老师一件礼物,日本教授表示,中国有位艺术家叫傅涛,如果能让他给我写一首唐诗就好了。这位学生于是从广州来新余找到傅涛,“我当时写了一首唐诗给他,约4平尺大小,没有给他开价,对方直接给了一个信封,里面有3000元钱。可以说这是我比较早地一次用字画换钱。”

  很多人认识傅涛是因为他的书法,但其实这么多年他也一直在练习中国画,“我画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画,不太适合展览,反倒是收藏者很喜爱。”2015年,他带着三四十件作品参加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被上海一家艺术机构看中签约。对方将他的作品以拍卖的形式在上海销售,市场反响热烈。一年卖出两三百件作品,价格从首次拍卖每平尺2000元的单价,迅速升到5000元至7000元每平尺的价格。

《多福》34x136cm。

  当然,在艺术的道路上,傅涛很感谢江西著名的老书画家百岁老人王克敌(已故),王老国学功底深厚,精通诗词曲律,书画俱佳。王老先生曾十分欣赏傅涛,对这位后辈坚持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鼓励很大,两人曾合作《松柏图》。

  追求传统写意,书画艺术离不开人生历练

  意象造型观念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征,它既不同于写实,也有别于抽象。千百年来,花草树木不变,但由于画者意念的不同,画面呈现了多种可能。傅涛学习书画自始至终都是向古人学习,书法上他偏爱草书,从汉简、章草中汲取营养,再融入个人参悟,追求古朴的风格。中国画则完全依靠书法的笔墨功力,来抒发文人情怀的写意意境。

《井冈红》160x240cm。

  他非常推崇黄宾虹、吴昌硕、傅抱石这几位国画大师,一直花费大量的时间临摹和学习他们的作品。傅涛认为,中国书画艺术的不断提高,反映的是艺术家修养的提升和人生阅历不断增长的充实。“我最喜欢看黄宾虹85岁以后的作品,因为这时的他在笔墨运用和文学修养方面已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听泉》34x68cm。

  中国文人画还有个特点,很多时候是兴之所至,信笔拈来,承载的是亦忧亦乐,表达的是真性真情。傅涛喜画小画,“最容易反映一个人的性情,当我突然有了创作灵感时,常常是一气呵成地把当时的感觉画出来”。所以,他不喜欢画重复的内容,即使是重复的题材,也不会有相同或相近的画面,每件作品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

  今年,傅涛离职休养,“现在的生活几乎全部都是写字、画画”。因为疫情,原本要在上海举行的大型个人展也暂时搁浅,这些都让他有更多时间沉静下来全心创作,不断丰富国学底蕴,追求更沉稳的笔墨,“只要不停笔,只要思想不停下来,艺术创作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

  傅涛简介:

  傅爱萍,字涛,号曲江萍萍、嵊山散人、慕石斋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新余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范俊杰

  值班编委: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