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作品首度亮相江西省博物馆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2年06月13日     |    制作:  江南小编2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报讯 实习生明朗、全媒体记者段萍摄影报道:添水研墨,挥毫落纸,花鸟鱼虫皆被收入一卷画轴之中,寒来暑往,任时光流逝,画轴之内依旧风貌不改。正在江西省博物馆展出的“气韵纵然五百年——天津博物馆藏明清绘画精品展”,以跨越明代“浙派”至清代“海派”流转变迁的五百余年时光,让南昌观众领略明清之际是怎样的风光,画家眼中世间万物是怎样的模样。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次展出的78件真迹藏品中,有9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董其昌作品为首次亮相江西省博物馆。

  董其昌《疏林远岫图轴》。

  在省博物馆四楼的明清书画展厅内,为了保护这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董书画免受灯光损害,厅内的光线较为昏暗,但更显环境幽雅,古色古香。展出的明清11个流派之中,不乏人们熟知的绘画大家,如具有南宋“院体”风格的“浙派”代表人物戴进与吴伟;展现文人生活情趣的“吴门画派”代表画家沈周、文徵明;讲求笔墨趣味,以书法笔墨入画,提出“南北宗论”的董其昌;被誉为画坛“四王”的王时敏、王鑑、王原祁、王翚以及“扬州画派”的“扬州八怪”和海上“三任”的任熊、任薰、任颐等等。

  龚贤《高岗茅屋图轴》。

  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展览是省博第一次展出董其昌的真迹。他的《疏林远岫图轴》描绘了一江两岸的风光,画面上方是巍峨的远山,用来比喻画家好友袁可力如山一般的高洁品行;下方稀疏的木林则是董其昌自喻,二人一山一林,相距虽远,但情谊却如同江水一般,绵延不绝。董其昌不仅画技高超,更精通画理,他以禅宗的南北两派来比喻绘画,影响了清代画坛300余年。恽寿平的《山水花卉扇面册》,则使用了常州派特色的“没骨”画法,“没”取“淹没,含蓄”之意,意为画家作画时既无勾勒,也无底稿,更不拓描,直接以笔蘸墨敷染成画,色彩明媚,画面简洁,墨、色、水、笔于扇面上融为一体,花似粉堆,叶如玉琢,浑然天成。即使用手机的摄像模式放大去看,花瓣的纹路依然清晰可见,层次分明,精而不杂,不由让人感叹画家画技之高超,中国古典绘画之精妙。金陵画派之首龚贤的《高岗茅屋图轴》,运用笔墨的浓淡变化在画面中显示出黑与白的对比,使山川充满了浓郁苍厚的气象。老辣朴拙的笔触,沉着稳重,画风浑朴中见秀逸,构图上不拘传统。其极具特色的山水,展现出作者在绘画方面的大胆创新。吴昌硕被称为古代最后一位画家,也是近代第一位画家,他的《铁网珊瑚图轴》笔力深厚老辣,梅树枝干似墨笔写出,纵横恣肆,花朵用墨笔圈画,再以或浓或淡的色彩点染,墨与色的对比中突出怒放的红梅。在造型上虽有失逼真,但精神气质上正合于中国文化千年来赋予梅花坚强、孤傲的性格特征。

  王鑑《仿梅道人山水图轴》。

  恽寿平 《山水花卉扇面册》之一。

  “气韵纵然五百年——天津博物馆藏明清绘画精品展”将展出至8月18日,展览亮相后吸引了本土的艺术专业人士纷纷前来一睹大家真迹。省博工作人员透露,书画文物的保存有着非常严苛的标准,此次亮相南昌的明清书画作品都是难得一见的真迹,“对于观众来说是见一次少一次,下次再见也许就是十年之后了。”而其中的国家一级文物更是有着严格的保护制度,不仅限定展出次数,“展一次,休三年”,如果藏品状态不佳,真品更有可能被永久封存,再不展出。

  吴昌硕《铁网珊瑚图轴》。

  值班编辑:严佳成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陈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