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江西国内国外房产教育旅游美食汽车体育房产旅游
您当前的位置 : 江南都市网 >> 江西新闻

饱尝苦果后,他们从“砍树人”变身“守树人”

2018年12月07日 10:03 来源 编辑:江南小编

  文/图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任德志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武宁县长水村村民脸上洋溢的幸福告诉了我们答案。由于树木资源丰富,长水人曾一度以砍树为生,在饱尝滥砍带来的苦果后,长水人开始变身“种树人”和“守树人”,环境的改善带来了众多游客,村民通过发展“饭庄”、“民宿”等方式走上了可持续的发家致富的道路。

  打造农家乐吃旅游饭

  村民感叹生活更好了

  12月5日,下过小雨后,位于深山中的武宁县长水村七里溪云雾缭绕,在山林中,依稀还可看到数栋点缀其间的木屋。木屋装修得很别致,门廊还挂着串串灯笼。木屋不大,可里面“五脏俱全”,床铺、卫生间、电视、沙发,甚至还配有小阳台。视野好的木屋,可以俯瞰到大片山林,格外美丽。

  “现在山里有21栋小木屋,都是我的。”木屋的主人是长水村村民孙功娇,脸上透着一股和蔼和朴实。她笑着介绍,自己以前在外面从事干菜批发生意,2014年回家发现村里在发展农家乐,觉得不错,便也产生了吃“旅游饭”的想法。2015年,她投资2000万元,在山里打造了21栋小木屋。

  “试营业后,发现房间一下就被订光了。”孙功娇说,尤其是过年期间,游客很多,房间供不应求,她还得雇人帮忙。“我觉得这里吸引游客的就是环境,依山傍水,还可以吃到农家菜,体验到的都是纯天然的。”现在,孙功娇还正在建设新的民宿。“以前生活挺好,现在更好了。”孙功娇笑着说。

  据了解,七里溪森林覆盖率高达97%。村庄古木环绕,气候舒适宜人,是城里人避暑养生的胜地。近年来,按照“绿色崛起”的总体部署,该村也利用优美的生态办起了农家乐旅游,实现了从“山上”走到“林下”发展路径的华丽转身。通过政府和理事会打造外部环境和基础设施;村民按照宾馆的标准装修客房,供广大游客居住。旅游收益按照“三七分红”模式分配,即30%归集体,70%归村民。同时,七里溪盛产的蜂蜜、香菇、板笋、木耳等土特产也深受广大游客欢迎,为村民带来的丰厚的收益。2015年以来,七里溪这个自然村里的农民仅生态旅游这一项就实现年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现在村民吃的是环境饭,发的是生态财,尝到了发展生态经济的甜头,也更加坚定了绿色发展的信心。

  从“砍树人”变成“守树人”

  “保护环境”被村民写进家训

  已是深秋,长水村的千年红豆杉古树上还挂着熟透的红豆,煞是可爱。据了解,这片红豆杉古树群也是长水村“绿色崛起”的一大特色。树群共有珍稀南方红豆杉17棵,树龄均在千年左右,平均树高20米,树围2.5米,最粗的几棵两人合抱都围不拢。长水村立足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一方面建立了古树保护岗、河道保洁监督岗和村庄保洁责任岗,以村规民约、护林公约、长水村歌为引导,将精神文明因素“种”在长水人心里。在这里,不仅不砍一棵树,还在周边繁殖发展了红豆杉苗木12万棵,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良好的生态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当地村民利用自己的农房、院落办起了农家乐、乡村游和生态养老村庄,全村接待游客可达3万次,人均增收3200元。

  古树群边的村民卢咸成就是受益的村民之一。“以前我们是靠山吃山,村里人以砍伐树木为生。尽管赚了些钱,长久下来,村里的环境却发生了变化。”卢咸成指着家对面的山头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山头的树木就被砍光,只剩下零星的幼苗。“没树砍了以后,我就出去打了几年工。”2004年,国家推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掀起新一轮分山到户热潮。“坐吃山空”的长水村,饱尝无节制滥砍苦果,决心在这次林改中彻底分山到户,期盼能户户看紧自家山林。 “现在不砍树了,来我们这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也用不着再砍树。”如今的卢咸成将古树群旁的老家打造成了“红豆杉饭庄”,每年的收入就有10余万元。不仅如此,卢咸成在看官自己山林的同时,还开始种起了树。“几年前修家谱时,我们还把‘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写进了卢氏家训,写进了家训就必须要遵守的。”